。 “我一直都说,咱们要往品牌化发展,咱们要打造一个知名的品牌。 让所有人提起人参和人参产品,就想起咱的牌子来,这才是最要紧的。 就像南韩现在,只要一说高丽参那必须是正官庄,对吧? 明明都是同样的参,甚至咱的红参比他们的品质更高,可咱就是卖不过人家。 为啥?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许世彦觉得,国内在这方面,理念上的缺失太大,很多人根本就不重视这方面。 不说别的,县里这几个参场都是各自为政,自己有自己的商标。 以前,一参场有东林牌、二参场有辰讴牌、三参场有入云龙牌。 根本无法形成统一,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品牌效应。 “人家南韩那边特别注重这些,不管是大型超市还是机场免税店,甚至一些旅游景点,卖的都是这一个品牌。 我觉得,咱也应该学一学,集中优势力量,发展一个咱本土的品牌,这样才能更长远的发展。 要不然,咱永远都是人家外商的原材料基地。 人家说给咱多钱,就得多钱。谁叫咱腰杆子不硬呢?” 这些话,许世先早就想说了。 “我上次跟领导提了,说是要发展新型合作社,组建一个人参协会啥的,也没动静。 这个是最好的发展路子,把所有参农联合起来,一起走品牌化高端化的路线,才能跟国外资本抗衡。” 所以说,这就是承包到户的弊端,参农各自为政,力量分散,人家想对付你太简单了。 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起去羊城 “世彦,回头把你今天这些话,写一份完整的报告给我。” 以管恩学对许世彦的了解和信任来说,这一番话,必须受到重视。 “之前那份报告其实我也看见了,写的挺好。 要是跟你今天说的结合,真的执行下来,肯定能扭转局面。” 两次的报告,可以说一个着眼于目前,另一个放眼未来。 这就跟治病似的,第一次的报告治标、解燃眉之急,今天的这些话,治本、防范于未来。 两者如果结合起来,找出行之有效的办法。 上级加大力度管理,再给予参农一定优惠,本地的人参产业还是能再起来的。 当然,这个不是三年两年能奏效,必须得持之以恒。 就怕有些领导心急,一看没啥效果,就打了退堂鼓。 “好,回去我就写一份完整的。” 许世彦没推辞,身在这个位置上,有些觉悟还是要有的。 领导让写,那就必须写,至于写完了,上头认可不认可,那就不是许世彦能做主的了。 他只在参业公司这一亩三分地儿说了算,出了公司,人家听他的那是给他面子,不听才是常形。 毕竟,这些计划要实施起来都不容易,需要大笔的钱做后盾,上级有上级的考量,都明白。 许世彦和管恩学等人在县里呆了一天,到傍晚,司机开车把他送回家。 正月初六,许世彦摆酒请客,把赵建设、黄胜利、杨钧显、周庆国等人全都叫来。 大家伙在一起热闹一天,也把接下来的事情,做了个简单的规划。 正月初七,许世彦陪着苏安瑛、许世琴、韩立伟他们,一起坐火车出发。 许世琴不是说想去羊城看看,弄个门市或者开个厂子么? 之前回家来,听说哥哥嫂子在那边买了房重建,打算开店,许世琴就说,年后跟着苏安瑛一起去羊城。 韩立伟原本还有几天假期,可许世琴要走,他也只能跟着一起。 苏安瑛回来过年的这几天,陆续还有人打电话说是要货。 苏安瑛寻思着,她和季玉凤先过去安顿下来,家里这边收货了继续发。 趁着开春之前这段日子,能挣就再挣点儿,不然这一年的花销挺大,光出不进哪行啊? 再一个,羊城那边的房子已经封顶了,接下来还有内外墙、门窗安装、室内装修啥的,要忙的事情很多。 自家的房子,从买到盖,许世彦都没过去看一眼。 月里单位的事情少,他正好去羊城一趟,看一看自家的房子盖得如何,顺道还有其他事情要处理。 一行人坐火车到沈阳,许世彦几个坐飞机去羊城。 韩立伟带着俩孩子,先坐车去凤城,看一看老领导,过两天再坐车回广水就行。 自打俩孩子断奶之后,许世琴经常各处去办事开店啥的,俩孩子都习惯了跟爸爸在一起。m.DgLhTOyo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