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当时还请了日本的专家来上课,给他们这些储备干部灌输标准化管理知识,只不过现在大多只知道个大概了。 叶纤红尽可能地把这些内容写下来,还准备托钟修贤从深圳那边买一本台版的《生产管理》和《品质管理》,深圳那边这时候应该已流行这些管理模式了。 这时候家人全去看戏了,一个人非常清静,适合安静思考这些问题。 门外突然传来脚步,打断了她的思绪。 叶纤红抬头,原来是小姑来了。 “小红。”郑建琴走进屋,走到叶纤红面前,看到她面前放着笔和一叠纸,猜到她现在有事,就住了口。 “怎么了,小姑?”叶纤红站起来疑惑地问。 以小姑的性格,这时候不是应该在外面看戏吗?来找自己做什么? 吃过午饭,爸妈跟自己说过酒席的准备,基本没什么事遗漏了,难道她还有什么不满意? “是这样的。”郑建琴站在叶纤红面前,突然发现她比自己高了一截,心里无来由地感到一阵压力。这种感觉,是以前从来没有体会到的,这让她有些不舒服,可是那件事却又不得不说。“昨天失约的两个伴娘,今天又过来了——” “哦,那是好事啊!”叶纤红笑道。 让诗诗姐给小姑做伴娘,本来就委屈她们了,至少叶纤红开始是不愿意的。 只是她们两人都不在意,爸爸又是第一次开口,让她很难拒绝,所以才勉强答应下来。 既然小姑自己准备的伴娘来了,自然没必要让诗诗姐干这种事。 “是啊!”郑建琴陪着笑,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开口。 难道是因为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所以自己在侄女面前,不能像以前一样硬气了? “你是担心诗诗她们?没事的。”叶纤红无所谓地说道。 “那就好。”郑建琴陪着笑。“你替我谢谢她们。” 说完,匆匆离开了。 叶纤红望着小姑的背影,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有这样的家人,真的让她郁闷,偏偏因为爸爸的原因,她无法跟她们断绝来往。 算了,叶纤红摇摇头,继续写自己的东西。 与此同时,晒谷场人山人海,几乎全部被人占领了。 附近几户人家,也挤进了很多看戏的老人,因为怕被挤倒,不得不退到外面。 越州市小百花越剧团这样的剧团,很少来乡下演出,所以吸引了附近无数的村民。 在看戏的过程,议论一下郑建琴一家,也是很自然的事。 “你们听说了吗?郑建琴结婚,叶纤红送了她一台电冰箱和洗衣机呢?”有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羡慕地跟身边的人说道。 “这有什么?”身边那个三十出头的少妇哼了一声。“戏班子都请了,还在意这几千块钱?要我说,请戏班子做什么?还不如买一台大彩电更实在——” “你懂什么?”中年妇女冷笑道。“彩电放进嫁妆里,有几个人能见?请戏班子就不同了,估计附近几个乡村,都传遍这件事了?” “那倒也是。”少妇点了点头,一付不大相信的语气说道:“你的意思是说,这是叶纤红有钱了,所以借这个机会在村里扬名气?”。 “那你以为呢?”中年妇女一付我全透了的语气回答道。 “你们知道什么?”旁边一个六十多岁的大娘插嘴道。“我听郑建琴家的亲戚说,叶纤红除了给小姑买家电,还买了一条金项链和一只金手镯呢?” “啊?”少妇和中年妇女同时惊叫。 “那条项链还好,金手镯可不得了,上面刻了龙和凤,比小手指还粗呢?”大娘还伸出小手指,比划了一下。“你们想想,除了以前的地主婆,现在还有谁戴得起这样的重的手镯?” 几个女人顿时眼睛都亮了。 对她们来说,家电也好,唱戏也好,都比不上金首饰动人。 村里有钱人,或许会买只金戒指戴一戴,但是还真的没看到有人买得起这么贵的手镯。 “唉,郑建琴这个嫁不出去的老女人,没想到还有这样的福气。”那个少妇最后叹息了一声。 她跟郑建琴同年,从小一块长大,算是非常熟悉了。 对于她没嫁出去这件事,自然不会为她着急,反而让她有种优越感。 没想到她最后嫁得比自己都好。 抬手悄悄看了看无名指上的银戒指,心里无来由地觉得憋闷。 第十七章叶纤红这个人 到了傍晚,郑家几乎所有的亲戚都到齐了。 准备的十二张酒桌,也全部坐得满满的。 就连郑兴怡所在的邮电所所长李长征,也带着儿子李建阳过来了。 上次相亲之后,两家M.dglHToyO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