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第172节


    ……

    顾文珩在江南的行程其实并没有那么顺利。

    一开始的时候因为措手不及,倒是直接抓住了好几个贪官污吏,直接上折子参了。但越是往江南走,这种事情做起来也就越难。

    但是顾文珩并没有退缩的意思。他知道皇帝派自己到这里来,就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成了,就说明自己可用。如果不成,就算没被这些人废掉,回京之后,也注定得不到皇帝的看重,只能待在翰林院当个修书的了。

    顾文珩是个聪明人,从赵璨给的这个任务,他就能够看得出来,赵璨是打算将自己往这个方向上用。身为御史,他就是皇帝手里的一把刀,朝向哪里,哪里就必须要见血才行!

    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否则如何能成为最锋利的一把刀?

    这日顾文珩终于进入了原州城。

    这是整个江南靠海的地方最多的一个州,漫长的海岸线让它成为这一次江南水患之中遭灾最严重的地方。

    自然,这里的贪墨情况也最为严重。因为有大半救灾的银两和粮食都运到了这里,但是根据下面的人回报,灾民们发到手里的粮食却少得可怜,至于银子,根本连影子都没救见到过。

    所以,这也是顾文珩主要展开工作的地方。

    只不过,就像是顾文珩视线鄋设想的那样,因为一路上的耽搁,这里的官员们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一时半会儿很难抓到端倪。更让顾文珩震惊的是,就连他跟皇城司的人呢偷偷出去走访灾民,得到的答案也是官府想让挑眉知道的。

    自己也担任过亲民官的顾文珩很清楚这种情况是怎么回事。

    这里的吏治,恐怕比自己所想的还要更坏一些。

    顾文珩当然不会因此就退缩,只是要找到突破口却也并不容易。好在,着急的并非只有他自己,对方也很怕他多留一天,就发现什么破绽,也打算从他身上入手,化解这一次的危机。

    所以这天顾文珩被邀请到知州府中,然后见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这人是他的故交旧友,也是江南人。之前顾文珩离开西北之后,也在江南担任过一任父母官。当时治所便是这位友人的家乡。对方对他极尽结交,为他摆平了不少事,让顾文珩治理起地方来,变得非常容易。

    承了这样的人情,对方待他又那么好,顾文珩自然心下感念,曾经答允过一旦有什么难事,就让他来找自己。

    现在这人出现在这里,顾文珩心中顿时生出不妙的预感来。

    果然,左右被屏退之后,这个友人便立刻向顾文珩吐露了“实情”:这位原州知州是他的叔父,关系十分亲密。这一次也实在是鬼迷心窍,才会做错了事。这位友人告诉顾文珩,自己已经劝得叔父回心转意,愿意将贪墨的钱粮都拿出来,只求顾文珩能够轻轻放过此事。

    对方如此“坦诚”,让顾文珩十分吃惊。

    不过转念一想,也就明白了。开口的人并不是知州,而是一个根本不在官场的人,况且也没有其他人听到,这番对话根本做不得证据。因为就算自己说出去,别人也不会相信。

    只是这样一来,顾文珩不免有些为难。

    姑息这件事是根本不可能的,皇帝那里早就已经收到了消息,而且从顾文珩自己的判断来说,这件事似乎还牵扯了朝中某位重臣,并且皇帝已经准备办他了,就是要从这件事入手!

    如果自己现在收手,难道皇帝就会跟着收手吗?显然不可能。皇帝会找到其他的机会动手,但是他顾文珩的机会,却再也不会有了。

    但是这位旧友又的确是帮过他很多忙,当初的承诺也十分真心,这会儿对方将事情和盘托出,若是自己直接拒绝,未免太过不近人情。而且顾文珩也很清楚,对方既然将这件事对自己说出口,其实已经没有了拒绝的余地。

    毕竟这是在对方的地盘上。

    所以他略略犹豫之后,便决定暂时先虚与委蛇。

    因为他答应了要“考虑考虑”,所以那位友人立刻高兴起来,摆了酒席请他共饮,将人灌醉之后才送出来。

    接连几天都是一样的情形,别说是其他人,就连顾文珩都疑心自己是不是已经被这些人同化了。跟着他过来的皇城司的人也有些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向上面反映一下情况。

    不过,对方的耐心显然并不多,这么几天时间过去之后,便要逼迫顾文珩给个确切的答案了。

    顾文珩自然不可能同意。这几天他利用这个机会,频繁进出知州府,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发现。只要拿到证据,到时候自然就不怕这些人耍什么招数了。

    只是对方的东西藏得隐秘,又守卫森严,显然不是那么容易弄到手的。

    顾文珩思来想去,弄出来了一个“声东击西”之计。

    回到住处之后,他便将皇城司的人全都请来,告诉他们自己这几日都是在搜集证据,现今手里已经掌握了关键之物,明日便可以开始动手了。

  m.dgLhTOYotA.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章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