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成么?” “不知道,我第一回 做呢。”叶佳妤蹲在地上看着酒坛子,有些期待,又有些担心做坏了。 她仰起头来看沈砚行,“不是说这两天要移树么,你怎么还在家?” 沈砚行把她拉起来,又替她把酒坛子搬进厨房放好,“早就看好了,明天就移过来。” 他早就看好了树,当然了,这是在穆教授的帮助下完成的,挑了适合的桂花树和石榴树,单等入秋后天气合适了移植过来。 才回了屋里,拿起书来还没开始看,梁馆长的电话就过来了,和他说起办专场展览的事。 “我的意思是,由你来亲自参与布展和讲解,觉得怎么样?”梁馆长提议道,毕竟这是沈家的东西,由他来讲再适合不过了。 沈砚行没多想就答应了下来,“那我明天过去和大家讨论一下罢?” 梁馆长当然说好,沈砚行挂了电话,书也不看了,翻出祖父给他的那张捐赠品名录来,对着一个个名字仔细回想那都是什么东西。 就在这天下午,叶佳妤终于参加上了一次工作室在购书中心举办的读书会。 对于之前突然消失半个多月这件事,有人问起,叶佳妤也只说突然身体不适,含糊着就过去了。 又有一直关注她的朋友问她,后来频频出现在视频里的那位男士同她是什么关系,她笑了起来,“男朋友呀。” 语气甜蜜恩爱,唇边不明显的小漩涡里仿佛盛满了蜜糖,眼里闪烁着光芒。 读书会出来,是沈砚行来接的她,“回家吃饭,我找爷爷拿家谱。” “还要用家谱么?”叶佳妤一边系安全带,一边疑惑的看了他一眼。 沈砚行点点头嗯了声,“总得介绍一下沈家呀,不然人家怎么知道我们家是干嘛的。” 到了沈家,一进门叶佳妤就变得有些紧张,毕竟才是第二次来,不过家里的主人只有沈老爷子一个在,沈兆轩和沈砚书父子俩还没回来,穆教授出差去参加学术会议了,做饭的家政阿姨又还没到上班的时候。 “佳妤,来,吃水果。”沈老爷子给沈砚行找了家谱出来,又招呼她道。 沈砚行翻开那本已经老旧了的家谱,这是他三十多年来第一次这么认真的了解自己的祖先。 他这时才知道原来“延和”二字就是自己家这一支的堂号,不由得惊讶道:“难怪那个时候我说叫延和居,您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沈老爷子眯起眼来,高深莫测的笑了笑,“嘿嘿,你小子还嫩着呢。” 一旁的叶佳妤削好了苹果,切成小块,用水果叉戳了喂进沈砚行嘴里,“哇,家里好多举人呐。” 书香门第最光彩的一笔或许就在这里,打开族谱,里面记录的人名,或许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地方大员,他们见证了这个国家在某段时间内的发展。 一个家族的兴衰,和朝代更迭时势起落有着莫大的关联,沈砚行指着第一页上一个人名对叶佳妤道:“从这位太公开始,沈家才算是真正走上了功名之道。” “家谱修过了,以前的都找不着了,据说老沈家是从明代发展起来的,原本是个做买卖的,有钱,跟当时的地方大员联姻,后世子弟读书用功,这才求得了功名。”沈老爷子端着茶杯,笑眯眯的补充道。 乾隆年间有沈氏子弟先后会试中式,打开沈氏家族功名之门,紧接着沈氏迎来了四世其昌,进士举人世代蝉联,生员贡生车载斗量,沈氏一族在当时极为兴盛。 乾隆一朝国力昌盛,是封建时代最后的辉煌,也是沈家最为耀眼的一段时期,考中了状元的族人历任六部尚书,官至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和太傅。 这是沈氏族人最愿意提起的风光往事,不管过了多少年,说起来时那种绘声绘色,仿佛自己亲眼见过似的。 叶佳妤听得津津有味,又有些遗憾,“我们家就没这么多故事可讲。” “这有什么打紧的,从你爷爷那里记起,过个四五代就有一本家谱了,要讲故事还不容易,就你和阿行之前经过的事,都可以讲一天啦。”老爷子笑呵呵的宽慰她。 沈砚行仔细的看着家谱里的每个人名,逐一向老爷子询问,有的老人已经记不清楚,他还要用笔写出来,过后打电话回老家问其他长辈。 渐渐的叶佳妤就听不大明白他们说M.DGLHtOYo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