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 从1982年第一次出现满杆,到今天,整个斯诺克历史上的147分满杆只有一百多次。 每一次的满杆,都会被国际台联记录在案。 每一次。 林亦扬最后轻拍了拍孟晓东的后背,是在告诉他:老伙计,不好意思,我先赢了。 孟晓东对他微微而笑,绅士地退后两步,把球台还给他。 他拿起巧粉抹着杆头,俯下身,不用特地瞄准就已经出杆,从小到大每一天数小时的练习里,这个角度,这个力度的球他恐怕打出过几十万次。 绝不会有误差。 黑球以飞快的速度撞入底袋,毫无悬念,毫无偏差。 喝彩声乍起,满场爆出掌声。 全体观众在对林亦扬致谢的掌声,感谢他和孟晓东一起带来的这场精彩比赛。作为球迷,能观赏一次精彩的比赛,见证一次满杆的诞生,是何等幸运。 林亦扬在灯光汇聚处,在掌声如潮里,看了一眼老师的位子,已经空了。估计着老人年岁大了,经不起久坐,已经走了。他对观众挥了挥手,点头示意后,提着球杆走入通往后台休息室的甬道,在甬道两旁有吴魏、江杨和范文匆在等他。 江杨直接给了这个小师弟一个拥抱,重重拍他的后背说:“老师说,打得不错。” “他在后台等你。”江杨松开他,又说。 两人对视着,在赛场上无惧厮杀的男人,看向甬道的出口…… “怎么?不敢出去?”江杨问,“怕了?” 是怕了。 能让他怕的人,这世上也没几个。 因敬而惧,这一份敬畏没有随着年岁渐长而消退,反而在岁月洗礼的后越发清晰,像一个真实存在的巨石,压在心上,不敢妄动。 他把领结取了,慢慢地放入西裤裤袋里,在几个兄弟在背后助推的动作里,握紧球杆,迈开了脚步。 终有一见,他在异乡无数次问过自己,如果回到国内,老人家已经过世了,要怎么办?林亦扬你还在等什么?为什么一定要等到有实力回到祖国赛场,有实力夺冠时再回来。 难道你不怕吗? 八十多岁的老人,随时可能会走,真的不怕吗? 视野渐渐开阔。 后台的工作人员和休息的选手都在各自的世界里,或是忙碌,或是试图静心,在赛场找到最佳心态…… 而那个老人家坐在中国休息室外的一个临时搬出来的黑色皮质折叠椅里,身边是两个家人。他们都见过林亦扬,认识他,一看到他出现就开心地弯腰对老人耳语。 在老师的目光注视下,他挪动着双腿,到这把椅子前。 曾背脊挺直的老师,已经完全直不起腰,是真累了,看一场斯诺克比赛耗尽了他的力气。那双眼睛在老花眼镜后,有着“终于一见”的喜悦和释然。 林亦扬努力着,想叫一句老师,却仿佛失了声音。手背上有粗糙掌心摩挲过,被握紧了,是老师先握住了他的手,没有提球杆的左手。 这一握,仿若当年,他第一次作为贺文丰弟子加入东新城的那天。 室内照明的灯光很暗,只有一个个球台上的灯光最亮,办公室虚掩的门里都是赛事录像的解说声。到今天为止,连球房里的气味,还有拖把在水泥地上留下的水渍,都刻在他脑海。 其实早知道是错了。 错在太倔,错在退出东新城,错在当初连一句错都不肯认m.DglhtoYO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