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面的忙碌声中,朱厚熜先用完晚膳,洗完澡换好了轻爽的常服,这才坐了下来查阅他们今天完成的工作。 因为没有全部摘录、填写完毕,分析是没法多分析的。 主要是看他们做得对不对。虽然午前也初步检查过一遍,但谁知后面有没有跑偏? 细看下来,朱厚熜又根据他们今天做出来的东西给了些修改的意见。 填写的内容还是越来越繁杂,达不到他所需要的只填写关键信息的程度。比如某个人,非要写一大串官名,或者连名带姓加字。 至于数字,还是有人又习惯性地抄写成原来模样。 朱厚熜希望至少在这一项工作中,他们将之转化为阿拉伯数字,这样自己随后统计起来方便些。 看来这只能寄希望于将他们分成几个组之后,形成的几份成果之间能统一核校成为一个最终版。 这活看来要交给黄锦。 于是朱厚熜将他喊了过来,交待了这件事,同时嘱咐他明天再重新提一遍要求。 黄锦苦着脸:“陛下学究天人,可您说的这法子,奴婢愚钝,也才勉强听懂一点点。” 他不知道陛下是从哪里学来这些法子的,但不妨碍他真心地拍着马屁。 朱厚熜不怪他:“所以才教你啊,用心听!” 专业内的事情,他不用听老秦说。现在拿出来让他们照办,以皇帝的身份也无须对谁多做解释。 问就是朕自己琢磨出来的法子。 虽然无法考证清楚,但中国最古早的单式记账法向复式记账法过渡的“跛行账”,大致是明中后期才出现的。 但此时官厅所采用的会计记录,还是单式记账法,只有收、支这两个记账符号。随后月结时,再以“旧管、新收、开除、见在”这四柱结算法做个统计,也就是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本期减少、期末余额。 当然了,朱厚熜现在也不是要把这些都套到复式记账的框架里。 他现在仅仅是在做第一步:把过去十来年里的旧账,尽量以最快的效率先按自己的方式统计一下,再与各地奏疏里的关键数字做个对照,从中发现一些问题线索来。 厘清现状发现问题,朱厚熜有特别的查账技巧。 复式记账法能更全面、系统地反映资金增减变化来龙去脉,有助于检查和保障账簿记录结果正确性的。去推行这个东西,现在还没基础。 看看黄锦现在这纠结模样:大明如今有这么多专业会计人才吗? 再想想老秦说过的各种仓库失火案:大明现在有多少人愿意去支持复式记账法? …… 登基当日皇帝给阁臣们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刺激。 登基次日皇帝开始查账,受刺激的范围扩大到了更多官员。 首次视朝的时间和礼仪已经定了下来:二十七日在奉天门旁的西角门举行,大家都穿着缞服,不鸣钟鼓。皇帝到五月十八之后就释服,百官则等到大行皇帝“出殡”之后才释服。在那之前,都在西角门上朝。 现在因为朱厚照的丧仪没有全部完成,放在西角门临时听政也算是过去惯例。 同时,礼部也请示过大行皇帝玄宫兴工需遣哪些人去祭奠。这些事拖到现在,是因为皇帝的丧仪需要有人主持,只有继任者有这个资格。 早有定计的朱厚熜做好了安排了:跟大行皇帝有关的皇陵工程和祭祀事宜,自然都是张家兄弟包了,同时由谷大用监督。 希望张氏兄弟一如既往发挥风格,贪点东西。 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除了登基次日就送进宫的积压奏疏,这三天里又有许多新的奏疏呈进了宫中。m.DGLhTOYo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