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棠有些不习惯,偶尔也会想起顾宁昭来。 在府中,丫鬟们又不会上赶着跟她说话,说到底还是一个人太孤单。 伤感了两日,忙起来便好多了。 早上她要么去铺子,要么去书院那边,中午就在附近的小馆子吃一顿。 铺子里陈掌柜隐约能感觉出姜棠想做什么,从前就听姜棠偶然提过,约摸就是书院外头小吃街的事儿。 姜棠还是想看看书院外头能不能建一条美食街,她虽然没做过这个,但也知道商场的收入来源于招商,靠的是租金。 倘若建好了没人来,钱全得赔里面。 书院里有几千学生,日日都要吃饭,这个位置是不错,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什么天都能过来。 所以就得算一笔账,看看下雨下雪天的利润够不够得上租金。 姜棠算着,够是够的,如果因为有个不大不小的铺子,学生们愿意来吃,生意应该更上一层楼才是。 就是她手里的银子不想全投这上面。 三月份因为宫变生意惨淡,火锅店一个月下来利润都没二百两银子。小吃摊生意勉强凑合,但利润也减半了。算上郑氏给她的见面礼,顾见山手头的两千多两,姜棠现在手里有一万一千四百两银子。 钱在一块儿,但账是分开记的。 倒也不是说和顾见山分的清,就是这样记账方便,省着钱花着花着就不知道花到哪儿去了。 姜棠打听过,在书院旁边买一块儿长条的地要近千两银子,这银子她有是有,可不想放在这上头。 这些钱是她和顾见山的全部家当,一两银子随随便便就花了,但一千两,还是得慎而又慎。 一千两,可不是那么好回本的,也未见得有人愿意冒这个险。 可做生意本来就是冒险,开锦棠居和火锅店之前也没想过会这么赚钱。 书院胜在客源稳定,只要有松山书院的名头,小吃街就不会倒,但也得顾忌着书院里的饭堂,打点的银子肯定少不了。 虽然不知道陆锦瑶会不会投钱,但姜棠还是写了份文书。上面写了小吃街建好大概需要多少银子,打算弄多少个摊位,以及预计多少年能回本,回本的几率有多少。 一个月天气不好的时候有六七日,每日每个摊位赚一两银子,一个月就是六七两,摊位每月租金二三两甚至更高,二三十个摊位就是六七十两,一年多的时间就能靠租金回本。 但也可能一个摊位都租不出去,直接砸在手里。这会儿又没有学区房一说,若是做不了生意,那块地真的一点用都没有。 姜棠算着,回本的几率不足五成,但若是回本,这边生意影响着,日后去别处开小吃摊也是极其容易的,是个非常不错的踏板。 而且,这个租金比盛京城铺子的租金便宜多了。 文书写好后,姜棠没急着给陆锦瑶送去,而是问了问火锅店,近来有没有什么事。 陈掌柜沉吟片刻后说许久没见钱大人了。 陈掌柜有留意着朝廷官员,来这儿吃的人不少,但钱松明自那日后更是一回都没来过。 姜棠低下头,心里有数了,“以后不必盯着,就算来了也当寻常客人接待。” 陈掌柜哎了一声,心里觉得有些可惜,大理寺寺卿,多硬的靠山,但姜棠都这么说了,他自然不能添乱。 姜棠看了看火锅店的账本,大体上没问题,小事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在火锅店做活,一点油水都不给捞也不行。 火锅店姜棠让凝珠盯着,莞城那边一个月送一次账本,盛京的风波并未殃及莞城。 那边生意很好,和杜家合伙的生意也不错,莞城算M.dglHtOyo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