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更是甭提了。 这不,刚吃过早饭,窦知县就过来邀周青林一起去前头县衙了,按照流程今日他们俩得办理交接手续。 此时,窦知县正拎着包袱脚步轻快地往前走着,一副迫不及待完成交接,好快快回家的急切模样。 再看他提着的包袱四四方方的,周青林可以肯定这里头定是官印无疑了。 周青林心想,要是自己现在突然说不交接了,也不知道窦知县会是什么表情,不过虽心里这样想,但这样的玩笑他可不敢开,不然把老头吓成傻子,自己的罪过可就大了。 拎着官印的窦知县,并不知道刚刚自己差点往变成傻子的路上而去,此时的他还时不时转过身来和周青林说着笑呢,所说的内容,无非是前几年他盼着那些赴任官员,能按时过来任职时所发生的糗事。 两人就这样有说有笑的到了衙门。 大堂里,杨县丞和黄主簿,还有几个书吏都已在等着了,昨日的那些衙役也都规规矩矩地排在两旁。 周青林点了点人数,算上自己,一共有十六人。 按理来说,一个县衙的人员配置最起码在一百人左右,有些大县甚至有两百之多。 没想到南川县的人手配置居然不到其他县的两成,真是不可思议。可一想到南川县的现实情况,周青林也就不纠结了。 昨晚窦知县还跟他说了拖延薪俸的事呢。 想必正因为这样,所以该减少的人员都被减少了。 也是,这样入不敷出,让朝廷都头痛的贫困县,还想着和人家一样的待遇,怎么可能呢。 窦知县从包袱里把装着官印的盒子拿了出来,递给周青林,道:“大人,这是南川县知县的官印,请您接收!” 周青林双手接过木盒,打开,而后拿出官印仔细看了起来,等查看无误后,便把盒子交由身边的李安捧着了。 交接好官印,接下来就是查看库银账目了,周青林把这事交给了吕、应二人,他自己则和窦知县去了陈放公文的案文阁。 里面有些公文是需要当面说明和交接的。 本以为就是一些税赋和文教之类的公文,可等周青林看到一大叠由朝廷户部直接颁发的公文时,他简直惊呆了,再细看这些公文,全都是关于收缴税赋和救济粮发放的。 看到周青林一副吃惊不小的模样,窦知县摸着花白的山羊胡有些洋洋得意起来,“没想到吧,咱们县每年的救济粮可都是由朝廷户部直接拨到咱们县衙的。还有每年的税赋,也都是直接转算成银两上交给国库的。”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周青林还是想不明白,按理来说,南川县归晏州府管辖,这些税赋事宜都该先通过晏州府衙才正常啊。 见周大人还是迷惑不解的样子,窦知县也没有卖关子,拉周青林坐下后,便细细为他解答起疑惑来。 从窦知县中气十足的说话声中,周青林终于知道了缘由。 原来在窦知县赴任南川知县前和赴任后的前几年里,朝廷拨给南川县的救济粮都是由晏州府衙转发的,县衙归府衙管辖,这样的操作都是正常程序,所以也没什么可指摘的。 可事情偏偏有这么凑巧,那一年窦知县的同窗调到了户部,给南川县拨放救济粮的事正好经了他的手,于是同窗之间信件往来时,那同窗就顺嘴提了提这件事。 谁知说者无心,听者却是吃惊不小,因为同窗信上所写的救济粮数额和南川县衙实际收到的粮食斤两足足相差了一半,很明显这是上级部门扣走了他们南川县的救命粮。 想到因常年吃不饱饭而面黄肌瘦的百姓们,再想想那些担心孩子饿死,只能卖儿卖女的父母们,窦知县连着好几夜都没睡好觉。 他没想到这世上还有这样不耻的人,这样的救命粮都敢贪,难道就不怕天打雷劈吗。 今日自己就是拼着乌纱帽不要,也得给全南川县的百姓们要个说法,于是窦知县就直接把这事写信告知了同窗,和书信一起寄过去的还有上告晏州知府克扣南川百姓救命粮的折子。 可想而知,景康帝收到这样的折子后有多气愤,本来他就头痛南川县年年需要拨粮的事,没想到居然还有人从中捞上一把。 真是叔可M.dGlHToYO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