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张瑄大军第一战(上) 黎明时分,潼关之乱渐渐趋于尾声。 虽然范铮谋划日久,但毕竟是归降之事不得人心,兼之有孟平等人作为内应,理直气壮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张同,很快便率羽林卫大军控制住了潼关的局势。 范铮等人率千余乱军逃出潼关,在天边冒出鱼肚白之时,渐渐消失在潼关守军的视野之中。 孟平有些不安地望着一脸沉稳的张同,恭谨地抱拳低低道,“大将军,范铮谋反作乱,如今仓皇逃去,大将军一声号令之下,追出关去,拿下范铮乃是举手之劳的事情。” 张同摇了摇头,指了指犹自笼罩着一丝夜色阴霾的地平线上,沉声道,“安禄山大将李归仁的大军正在向潼关而来,守住潼关要紧,至于范铮这个叛贼,迟早难逃。本官奉命驰援潼关,一切以守住潼关为第一要务!” “传令下去,全军戒备,所有军卒都各就各位严守岗哨,防备叛军来袭!” 张同一声令下,他的部将焦雄立即示意身边的传令官吹响了嘹亮的军号。 且不说潼关,这个时候,出关冒险一战的颜真卿军马已经赶至灵宝西原。 这里南边靠山,北边是黄河,战场就在七十里长狭隘的道路,崔乾祐据险以待。 一轮红日渐渐升起,颜真卿默然伫立在山坡之上,身上满是清晨的露水。整整一夜,颜真卿都站在这里没有动弹,向下凝视着稀稀拉拉的叛军军营。 叛军的阵营令颜真卿迷惑。看这架势,崔乾佑所部也就是三四千人。这时颜真卿甚至怀疑起自己原来的判断,觉得自己对叛军的力量和声势可能估计过高了,也许这一战会有取胜的机会和可能——想到此,他甚至对战事产生了一丝乐观情绪和某种胜利的幻想。 但颜真卿毕竟是颜真卿,他焉能猜不出,在弱兵四千的表象背后,有虎狼一般的凶险。 因此,颜真卿就率军扎营在山坡之上,一直到正午时分,他都没有下定决心攻下去。 他担心的是崔乾佑有埋伏。事实上,崔乾佑还真的是有埋伏。 一万人的唐军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了,一万人的行军怎能会没有动静,崔乾佑早就得到了消息。况且,他安营在此,本就是充当诱饵的角色。 明面上,他只有四千老弱残兵。而实际上,还有近两万精兵埋伏在山道两侧的密林中,若是颜真卿率军冲杀下来,必有来无回。 对于崔乾佑来说,只要拿下颜真卿,就是大功一件,远在洛阳的大燕皇帝安禄山起码会册封他一个侯爵大将军。 可惜颜真卿一直没有发动进攻,从昨日到现在,几乎是一个昼夜了,他犹自按兵不动。 不过,崔乾佑并不着急,他相信颜真卿会攻下来的,因为他没有退路了。 若是唐军退下山坡退回潼关,必将陷入范阳军马的前后夹击之中,下场和遭遇并不比中埋伏差多少。 很显然,颜真卿也明白这一点。 从他率军出征离开潼关的那一刻起,他就没有退路了,唯有死战而已。 只是……潼关! 颜真卿猛然回头凝视着潼关的方向,脸上浮荡着一抹悲哀的神光。 他将潼关交予范铮,又何尝不知范铮此人狼子野心,说不定会送潼关。可他同样没有选择了,无论是将潼关的指挥权交给谁,都会被范铮所夺,不如公开交给他,以安抚其心。 在颜真卿看来,他率军出征之后,范铮必向朝廷上书,准备取他而代之。不管怎样,只要能坚持到张瑄大军到来,区区一个范铮根本就构不成什么威胁。 只是颜真卿做梦也没有想到,范铮有的不仅是对于权力的野心,还有疯狂的叛逆之心。他竟然要铤而走险,将潼关献于安贼,以谋取更大的富贵。 当然,范铮之所以如此,与张同的突然到来有关。他意识到只要张同进关就足以取代他的兵权,又怎能甘心将手里的权力拱手让人? 午后。 颜真卿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 他挥了挥手,大声喝道,“孙俊,你率5000人冲下山坡,抢占崔乾佑叛军军营,若是叛军有埋伏,当速速退回山坡!” 部将孙俊领命而去,率5000军卒呼喝着高举着长枪冲杀下去。 颜真卿亲自夺过军卒手里的鼓槌,亲自擂鼓助阵。 突闻唐军进攻,崔乾佑军营中大乱,数千衣冠不整的叛军或前进或后退,三五成群,手里的兵器不成体统,根本毫无阵型可言。 见叛军如此,孙俊手下的唐军精神为之一振,怒吼着猛冲了下去。 两军刚一交战,叛军就四散逃去,溃不成军。 孙俊大喜,率军追杀过去。 而山坡上观战的颜真卿则眉梢一M.dGlHtOYo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