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来得及吃上早饭,沈怀瑾便只好先行离开,打算等大部分人都准备好了再过去。 工棚里的厉已经不见踪影,沈怀瑾估摸着对方应该是去山谷外巡视了。 留在原地的桶被细心地盖上纱布,他看着隐隐约约的半桶甘草汁,想到对方刚才说的话,有些奇怪地挠了挠脸颊,嘟嘟囔囔道:不是不爱吃甜的吗? 这点好奇很快便被他风轻云淡地抛之脑后,这纱布让他想到了工棚另一角自己还晒着的黄豆酱。 这黄豆酱是他第一次制作,估计着发酵时间也该差不多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想到自己好久没去看情况了,他连忙走过去,蹲下身检查。 甫一凑近便能嗅到一股香味,掀开纱布后更觉浓郁。黄豆酱在阳光下晾晒多日,也发酵了多日,颜色越来越深,从一开始的土黄色变到了如今的赤褐色。刮去上面的水层后,余下的便是质地稠厚的豆酱了。沈怀瑾拿干净的勺子舀了一点,黄豆酱明明只添了盐,但尝起来就是有一股天然的鲜美味道,和着豆子的清香,很是开胃。 这一大盆的黄豆酱又被他装罐储存,共分了八罐出来,到时候给朋友们各送上一罐,自己还能剩下个三四罐来,也足够了。 正当他忖度之际,溪对岸传来了呼喊声,瑾,我们都准备好了! 沈怀瑾连忙将黄豆酱存放齐整,拿着工具就去了对岸,准备和大家一起再建几个烧玻璃的坩埚窑出来。 坩埚窑对部落里其他成员来说,还是个新鲜东西,不像砖瓦窑或普通的陶窑,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接触,因而都兴致满满,眼神中透露着急迫。 瑾,这坩埚窑到底是什么东西呀?和我们平常在用的其他窑不一样吗?安好奇问道。在他看来,平常在用的砖瓦窑和石灰窑之类的就都很相似,有时候也能通用。 坩埚窑就是这窑体里还备着单独的坩埚。沈怀瑾边领着大家往下游走,边解释道:烧制玻璃的原料其实就是些小石子,但我们需要极高的温度把它们烧软化了以后才能塑形。为了不让这些小石子化得到处都是,也为了不让最终的玻璃沾上脏污,就得把它们提前放在一个耐高温的坩埚里,到时候烧软了直接钳着坩埚一起拿出来就是。 噢安恍然大悟,就跟你平时蒸蛋羹一样。窑体是锅,坩埚是碗,玻璃就是蒸出来的蛋羹,对不对? 沈怀瑾欣慰点头,没错。 说话间,众人已走到了靠近谷口的合适位置,沈怀瑾叫停了大家,提议道:差不多就是这里吧。咱们建六个窑就成,彼此之间距离大些,别耽误到时候鼓风。 他曾独自垒起的窑体并不算大,内里仅六个坩埚,使用起来还有些捉襟见肘。这回帮忙的人多,窑体便适当地拓展了些,大概能放下八个坩埚。这样一来,一次性便能烧出四十八团的软玻璃来,只要成功率稍高些,很快就能满足整个部落的需求。 划定好范围后,大家便取来了黏土和枯草茎,将其糅合在一起后,开始耐心地垒起窑体来,边垒还边用小火烘烤,加快塑形。 就在这时,厉一行人也从谷外巡视归来,正见到溪边忙碌的众人。厉知道沈怀瑾的计划,也不需多说什么,只是问道:瑾,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吗? 经他一提醒,沈怀瑾眼睛一亮,对了,你回去帮我烧些坩埚吧,我得看着这边,还走不开。 其实大家的手法都已经挺娴熟了,沈怀瑾也只是以防万一,想着尽快完成。 行。厉揉了揉他的一头黑发,那我们先过去,还有什么要做的你再说。 送走了他们,沈怀瑾又蹲下身同大家一起往刚刚有了底的窑体上糊泥。这窑不算小,所要求达到的窑温也很高,为了整体的稳定性考虑,大家的速度难免受限。 到午后,凛和其他兽人们带着第一批石英砂和生石灰归来。 晚间窑体建成之际,他们又带回了许多生石灰和好些基地那边曾用过的风箱。 沈怀瑾张望了几眼,见回来的也才寥寥数人,他心里有些担心,蹙眉问道:凛,其他兽人都去了哪里? 凛连忙解释道:瑾,你别担心。我们想着玻璃要是烧出来了,花窗铁架肯定也是需要的,所以就留了些兽人在基地那边,一来可以再准备些石英砂和石灰石方便我们去取,二来也能提前把铁架做出来,省得到时候再跑一趟。 他这么一说,沈怀瑾便放下了心,他拍了拍眼前兽人的肩膀,温声道:M.DGlHToyo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