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叛贼

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印度八旗


不能打么?

    郭亲王领兵南下,虽然手上兵力远不如阿三那么多,但他却丝毫不惧,首战就旗开得胜,硬碰硬直接正面击溃了莫卧儿帝国的两万先锋部队。

    这一仗让郭亲王更有了底气,他发现这些阿三看着人多,装备和架势瞧起来也不差,可实际上根本就不会打仗,一群人在战场上咋咋呼呼乱哄哄的,完全是以人多壮胆。

    摸清楚了对方的底细,郭亲王顿时放飞了自我,直接就在旁遮普肆意妄为“表演”了起来。

    他利用满清骑兵的机动优势和火器部队的攻击力,对敌军进行大规模的迂回、分割、包抄、歼灭。

    仅仅两仗下来,旁遮普的印度军队就损失惨重,其统帅见势不可为意图重新聚集兵力向后撤退,以稳住阵脚。可没想到郭亲王早就在一旁等着了,当印度军队刚刚开始聚集的时候,满清的骑兵突然从左右出现,以势不可挡的姿态直接冲入阵营大杀特杀,清军火器部队这时候也在正面突然现身,发起全线进攻,仅一战就把对方的军队彻底打到崩溃。

    那些阿三们根本就没勇气和清军抗衡,稍一抵抗就崩溃了,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抱头鼠窜的逃兵,还有不少人自以为聪明,直接就地躺下装死,清军也不去理会这些溃兵,直奔对方主帅而去。

    战斗进行了仅仅不到一个时辰,印度军的主帅旁遮普总督被斩杀当场,各部将领见没了主帅后再也提不起勇气反抗,当即跪地求降。

    这一仗清军可以说是扬眉吐气大获全胜,此战清军伤亡仅不到千人,杀敌数万,俘虏更是不计其数。

    战后,康德果断下令收编俘虏的印度人,并以八旗制度把这些印度人组成印度八旗,任命和提拔了几个之前投靠清军的印度贵族和将领领兵,作为清军的辅助战力。

    原本在印度,印度人就有严格的种姓制度,印度的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为婆罗门,也就是僧侣贵族。第二等级为刹帝利,是军事和传统贵族群体。第三等级是吠舍,其成员是商人和小地主阶级。至于第四等级是首陀罗,用通俗的理解来说就是普通民众。

    除去这四大等级外,还有“贱民”,也被称为达利特,其地位和奴隶没什么区别,甚至还有不如。

    满清八旗制度原本就是在半奴隶半封建社会上建立的制度,这个制度在当初入主中原时曾今遭到汉人的强烈抵制,为了拉拢汉人和统治需要,满清自顺治时期到康熙年间,满清对八旗制度进行了部分修改,从而造成了后来满清统治中原的改良八旗制度。

    而现在,由于印度的政治特殊性反而更适用于满清最初八旗制度的实施,康德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点,果断采取了当年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办法,那就是在满清八旗制度下建立蒙八旗和汉军八旗制度的办法,在印度建立了印度八旗制度。

    相比种姓制度,印度八旗制度更加灵活,对于阿三们也更有诱惑力。尤其是印度八旗制度采取了同样旗人和其他平民的等级区别,并加上又有“抬旗”的晋升方式,这让许许多多吠舍和首陀罗阶级看到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就连刹帝利阶级也不反对这种方式,因为康德为拉拢这些阶级适当地为投靠自己的刹帝利家族进行直接抬旗,抬入满洲八旗的仪式,这同样变相保留了他们在传统和世俗上的地位和权力。

    阿三的散懒的性格和骨子里的自以为是注定了他们永远不可能成为征服者,但却是一个极好的“被征服者”。在军事上取得大胜之后,康德仅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基本控制住了旁遮普区域,同时由尼泊尔进入印度的另一部清军也在这时候抵达了印度境内,两军一路在北,一路在东,同时向印度中部地区进军,兵峰直指莫卧儿帝国的核心区域。

m.DGlHtOYOtA.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大叛贼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