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桓自以为隐蔽的活动,早就被扬州斥候洞悉。 冬天的寒冷并不能完全阻止扬州斥候活动。 为了完成探查任务,扬州斥候扩充了外围队伍,里面有不少亲善汉朝的乌桓人。 他们顺利地潜入柳城,获取情报。 随着情报源源不断地递回来,刘可的疑惑更深了。 “柳城已经确定聚集着乌桓五十万大军,但是这么多天过去了,依然还是五十万大军,这一点很不正常。”刘可道。 如果乌桓大军只有五十万,刘可也就没必要这么担心了。 “会不会有援军在路上,因为大雪停止了会盟,但是在春天会抵达。”郭嘉猜测道。 “很有可能,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刘可道。 “主公言之有理。”郭嘉道,行军作战,一个失误就会导致全军覆没。 没人玩得起。 刘可来回踱步,发散思维,道:“或许,我们还有来自其他方向的敌人。” 一直以来,刘可都只是注意柳城方向的乌桓,对于其他地方,不免有些不以为意。 现在看来,这是视野盲区。 刘可立刻派人唤来田豫,田豫不敢怠慢,一刻钟后出现在刘可的营帐中。 刘可将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田豫沉思了一会儿,道:“如果乌桓有援军,只能来自两个方向,一个是北方的鲜卑,另一个是西北的匈奴。” 鲜卑还好说,本就是乌桓的同族,只不过后来分道扬镳了。他们会出兵很好解释,血浓于水。 但是匈奴就让人意外了。 正是匈奴击败了乌桓的祖先,导致乌桓不得不背靠大汉生存。 并且乌桓的存在,就是大汉以夷制夷的方针。 可以说,匈奴和乌桓有着血债。 如果他们联合到一起,肯定不是喝酒聊天。 而是为了图谋更多! “加派斥候。”刘可道。 简单的四个字,对于扬州斥候来说,却是一个异常艰难的任务。 “主公,末将愿意亲自前往西北探查。”田豫道。 “好!”刘可道。 田豫主动请缨,再好不过了。有这么一个熟悉北地的人在,斥候的行动将更加迅捷有效。 因为田豫知道,草原哪里容易藏军。 如果匈奴真的出兵了,兵力一定超过十万。 而草原民族出征,喜欢携带牛羊作为粮食。 大军走过的痕迹,还容易被冰雪覆盖。但是牛羊就容易发现多了,每天拉的便便一座山。 田豫带走了一千斥候,出了关口后,分散成上百个小队,搜查整片草原。 在来之前,田豫就准备了地图,上面标记着匈奴最容易安营扎寨的地点。 他排雷一般逐个探查。 田豫在草原上晃荡了七天,大雪都快化了,就在他要放弃的时候,竟然偶遇了匈奴的斥候。 匈奴人和乌桓人在穿着上就很容易辨认,因为乌桓受到汉人的影响,服装已经做了很大的改变。 而匈奴人仍然保持着草原民族的特性。 “躲起来!”田豫连忙下令道。 草原虽然一览无遗,但是存在着许多河水冲刷的河道,后来河水M.dgLHtOyo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