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不要去考虑其它的因素,他在当天夜里就枪毙了两个放弃阵地的军官,然后告诉所有的人:贝尔索塔必须守住,任何人都不许退后一步。别尔斯托卡大公爵下达的命令式坚守这里20天,对于这道命令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固执的内斯塔斯罗夫将军几乎让人发狂。任何一个有些头脑的人都可以看出,贝尔索塔根本不具备继续坚守下去的条件。如果执意如此,第21装甲军将在这里全军覆灭。 可是战场枪毙却让这些俄国指挥官们畏惧,他们担心内斯塔斯罗夫将军的子弹会无情的射穿自己的身体。 抵抗是死,不抵抗也是死。那么只剩下了最后一条出路: 和德国人展开接触,向德国人投降! 没有谁是真正不害怕死亡的,任何人都没有。如果能够保住自己的生命,他们愿意进行一些尝试。 最先迈出这一步的是330步兵团的团长海耶拉夫上校。 他有美丽的妻子,有可爱的孩子,他可不想让自己的生命葬送在了这里。于是在这样心态的驱使下,海耶拉夫上校在当天夜里就秘密联系上了德军。 这点已经在王维屹的预计中了。 王维屹亲自接通了海耶拉夫上校的电话,在电话里他答应了海耶拉夫上校提出的所有条件,并且当场晋升他为少将。 海耶拉夫上校——不,海耶拉夫少将没有任何的迟疑了,21日凌晨1时,俄国第21装甲军第330步兵团,在战场倒戈,并在德军指挥部的命令下,连夜配合德军部队向自己曾经的友军部队第47装甲团发起了夜袭。 突然发生的状况,让47装甲团乱成了一团,而指挥着这支部队的托里马斯夫上校,也立刻做出了一个对于自己未来至关重要的决定: 投降! 既然海耶拉夫上校可以投降,那么自己为什么不能够投降呢?谁愿意把自己的生命仍在这里? 短短的几个小时里,两支俄军部队同时投降了! 消息传到内斯塔斯罗夫将军耳朵里的时候,这位俄军的中将几乎要崩溃的!他想不到的是在自己严酷的战场纪律下,为什么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他更加想不通的是,那些投降的军官难道一点都不尊重军人的荣誉吗? 昨天白天他的部队已经遭受到了惨重的伤亡,夜里又有两支相对完整的部队投降了。内斯塔斯罗夫将军已经感受到了失败的来临...... 他一边竭尽全力的组织起防御,一边迅速的向别尔斯托卡大公爵汇报在发生了贝尔索塔的严重情况。 但是面对自己部下的窘迫,别尔斯托卡大公爵只下达了一条命令: “我需要贝尔索塔,我需要你抵挡住德国人的进攻!” 然后,电话就被无情的挂断了...... 内斯塔斯罗夫将军深深的叹息了声,他知道大公爵话里的意思。 自己已经没有任何的选择了...... 21日的阳光已经铺洒在了贝尔索塔,德军部队全面进入了贝尔索塔。 大量的俄国人也同样的选择了投降,他们可不愿意自己的生命继续葬送在这里,他们得为自己的未来考虑。 于是,战争已经没有任何的悬念了...... 在城里响彻着枪炮声的时候,内斯塔斯罗夫写下了自己人生中的最后一封信,这是写给自己家人的: “战争失败了,我已经无法阻挡住敌人的攻势......我爱这个国家,我喜欢当一名军人,但是军人最大的挫败感,就是无法挽救这个国家的命运。我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我知道该如何体面的保住军人的荣誉,所以,我将是我最后的遗言......我们完全的落后了,无论在武器还是士兵或者军官们的素质上,凭借着这样的军队,我们根本无法阻挡住敌人的进攻,哪怕此刻我能够指挥一百万的军队也是如此。或许,二十多年前的噩梦很快便会重新上演,德国人会再一次夺取我们的莫斯科......我的孩子不应该再当一名军人,永远的都不应该......在这里,除了耻辱外我们什么也都得不到......” 这是内斯塔斯罗夫将军发自肺腑的话,也是对俄国的一个最后警告。 1966年4月21日上午10点,俄国第21装甲军指挥官内斯塔斯罗夫将军自杀。 在他自杀后不到两小时的时间里,残余的俄军大多数都选择了放下武器,他们不愿意继续战斗,不愿意再这样毫无意义的流血了。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值得尊敬的。 再见了,武器!再见了,战争! 活着,比什么都更加重要。 进入贝尔索塔的王维屹,下令好好安葬了内斯塔斯罗夫的尸体,就和任何一个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敌人一样,这样的指挥官是值得让人尊敬的。 现在,已可以对俄军主力展开最凶猛的进攻了!m.dGlHTOYO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