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府的北侧有一处浮屠祠,是当年公子染疫之后所修。大长公主一向敬神,依照方士之言,在府中立了一座浮屠祠供奉黄老,以趋利避晦,保阖家平安。 我交代大长公主,那二十枚金饼须在巳时二刻放在神像前供案上,并在两边点上两只香炉,必以旺火焚香,以告天帝。这些金子是为神仙准备的,在正式卜问之前,须得将祠堂关闭,以免打扰神仙享用。 大长公主对这般指点遵守得一丝不苟,我沐浴更衣之后,来到浮屠祠中,只见香烟缭绕,那些金饼叠在案上,整整齐齐。 我对大长公主道:“此乃秘术,只容主宾,闲杂人等不可在场,否则凶吉难测。” 大长公主颔首,对徐宽等仆从道,“尔等退下。” 徐宽虽有不满之色,亦只得应下,行礼离开。 门被关上,祠中只有我与大长公主二人。我请大长公主面北而坐,然后,手持一柄塵尾,在案前焚香,口中念念有词,绕着供案走了三圈。 突然,我停下,一挥塵尾,“叱!” 一阵白烟突然腾起,伴以馨香,待得散尽,案上黄金已经不见了踪影。 大长公主看着,惊得瞪大了眼睛。 我则神色平静,在案前蒲团坐下,取出龟壳铜钱,贞问数次之后,又用八卦推演。 直至半个时辰之后,我才停下来。 “如何?”大长公主忙问。 “公主所问之事,奴婢已了然于心。”我说,“方才卦算,于大势,乃下坤上艮,喻小人猖獗而君子困顿,乃社稷之危;于公主,乃下坎上艮,喻道险且长,恐前程不利。” 大长公主面色沉下。 “可有破解之法?”她紧张地问道。 “以玄术而谓,凡事皆有生门及死穴。”我说,“虽道路险阻,若不失时机,顺势而为,则可寻得生门,左右逢源,事半功倍。” 大长公主神色一振:“生门在何处?” 我说:“以公主之见,荀氏依托者为何人?” 大长公主道:“荀氏得以崛起,把持朝政,皆因有太子。”她说着,一惊,“你是说……” 我笑笑,看着她,“大长公主可知太子良娣荀氏?” 第32章 浮屠祠(下) “荀氏?”大长公主愣了愣。 太子的妃嫔不少, 除了太子妃谢氏之外, 还有嫔妾数位。其中,最得太子宠爱的,是良娣荀氏。 荀良娣是荀尚的族侄女, 与太子亦算得表亲。 据说有一回, 太子到荀尚家中作客, 恰好遇上了当时在园中与姊妹嬉戏的荀氏, 一见倾心,回宫后茶不思饭不想。 荀氏的父亲是弘农的一个县令, 原将荀氏许配给了同乡的故交之子。荀尚得知此事之后,做主毁了婚约,不日之后,将荀氏送入东宫, 为太子纳为良娣。 彼时,太子妃谢氏已经生下嫡子,且封为了皇太孙。荀氏到了东宫之后, 亦是争气, 隔年也生下一子。太子大喜,曾兴冲冲地去皇帝面前涛封, 被骂了一脸无趣。 即便如此, 太子对荀氏仍宠爱不减不减, 人人皆知东宫之中, 宫人不畏太子妃, 却畏荀良娣。 我说:“荀氏声势虽盛, 但其党羽并非独荀氏一家,还有众多亲故,其中最强者,当是谢氏。” 大长公主颔首:“正是。” 我说:“奴婢所说生门,正在谢氏。只须将谢氏拉开,荀氏之势便如断了一臂。” “谢氏?”大长公主皱眉,“可谢氏一向对太子忠心耿耿。” 我说:“谢氏忠心者,非太子,乃皇太孙。谢氏自不会去反太子,但对荀氏可未必。” 大长公主沉吟,没有言语。 荀尚辅政以来,为巩固权威,重用亲故。凡与荀氏有些关系的人,皆受笼络。 不过,谢氏除外。 皇帝有意传位皇太孙,是众所周知之事,荀氏既以外戚之身而得以m.dGlHTOyo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