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混在国企也逍遥

第120节


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病房。
  看着董书玲的背影,段钢林暗想,这个女人,没想到还真有一种别样的味道。这个女人,如果真的能够依靠他的叔叔和舅舅这两层重要的关系,相信她一定会成为红光集团又一个女强人!嗯,俺老段如果和这个女人搞好关系的话,那俺老段同样是牛叉起来,嗯,要借光,必须要借光,俺老段自身没有光,必须从身边的那些能够发光的人身上反射光泽,这才能吸引无数人的瞩目……
  第164章 抓住机遇,实力超强
  当段钢林正在职工医院的贵宾病房里“安心养病”的时候,红光集团从公司领导层到各个子公司,都把目光盯在了烧结厂二车间的设备改造中。毕竟,这样大规模的改造,让烧结厂自行承担,实在是难度太大。没办法,公司现在财力紧张,经济危机还没有完全过去,红光集团的新一届领导层,必须走一条“自主研发”的道路,必须用最小的代价,换取设备改造的最大效益。
  机遇,前所未有的机遇。
  经济危机,给全球所有的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既是困难,同时也是机遇。在这样一个巨大的机遇面前,谁抓住了机遇,谁就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谁抓住了机遇,谁就可能走向权力的巅峰,谁抓住了机遇,谁就有可能飞黄腾达。
  红光集团身为国内一家大型钢铁企业,规模不比首钢、宝钢等超大型钢企,但比一些中小型企业又强了不少,正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一些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运转困难,面临着被大企业的兼并与重组,利大于弊,这是他们最好的出路;但是,对于红光集团来说,情况便不一样了,红光集团作为大型企业集团,他们自然想发展,自然不愿意也不可能让比自己规模更大的企业所兼并与重组,因此,红光集团必须走一条符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以烧结厂二车间的这次设备改造来讲,这是红光集团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工艺优化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然而,他们在这个计划刚一出台之后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因为,放眼整个红光集团,居然没有一个资深的工程技术人员制定出一份符合公司实际的改造方案,或者说即使他们制定出来了不少的方案,也不入林家彬的眼!而无数的红光集团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并不是傻子,他们一个个可以说全都是人精,他们自然感觉出这次设备改造的重要性,自然知道制定出一份让公司领导满意的设备改造方案和相关的图纸,是这次设备改造的第一棋,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棋。可以说,谁能制定出让公司领导层满意的设备改造方案,谁就有可能脱颖而出!
  遗憾的是,红光集团的这次设备改造方案,虽然引起了无数工程技术人员的跃跃欲试,他们也的确废寝忘食地制定了无数份设备改造方案,却统统落选。而段钢林却敏感地抓住了这次机遇,他利用林雅茗在美国攻读深造的有利优势,利用林雅茗那副站在世界钢铁之林的深邃眼光和对冶金行业的深入研究的优势,使一份最符合红光集团实际的设备改造方案在最短的时间里出台,而段钢林也在把方案送到林家彬手上的同时“病”倒了。
  此刻,在烧结厂第二生产车间的工地上,六百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岗位职工、检修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他们把烧结机原有的废旧备件正在进行拆除,按照往常的逻辑模式,旧的备件一旦拆除,将不复使用,而这次却不一样了,这些旧的备件,按照段钢林的设备改造方案,在一部分人对备件进行拆除的过程中,另一部分职工加紧制作相配套的零部件,当旧设备拆除完毕后,这些制作完成的新的零部件便及时安装到了旧备件之上。这样一来,旧的部件不再被抛弃,不再被运入库房里封存,而是重新具有了新的利用价值。放眼国内,对废旧部件的重新改造再利用,其实是一个传统的方式和方法,红光集团作为一家大型国有钢铁企业,早已对这一理念贯彻执行了多年,但效果却是微小的。段钢林的改造方案里,关于旧的设备改造,完全是当前国际上最为先进的设备改造方案和思路,零部件的制作方法,即使是当前国内最为先进的企业也很少采用。因此,见多识广的林家彬一眼看了段钢林的改造方案,立即被段钢林的全新的思路所吸引,禁不住拍案叫绝。
  方案和图纸这个最大的问题已经敲定,因此,林家林的心便逐渐放了下来,他每隔两三天便来到设备改造现场转一圈,看一看设备改造的进展速度,走访一下改造现场的干部职工,与大家聊一聊,谈一谈,一方面增加了底层一线干部职工的感情,拉进了与群众的距离,树立了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在注意观察着设备改造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异常突出的技术人员,一旦发掘,将来某一天时机一来,立即起用。
  对于林家彬来讲,他升任红光集团老总到现在刚刚三个月的时间,他必须抓住两件事:一是保生产,确保生产的抱定推进,才能实现效益的提升,否则,生产不稳定,设备转不顺,指标提不起来,成本降不下来,职工们天天怨声载道,必定会影响红光集团的稳定大局;二是确保职工的思想稳定,确保职工们安心工作,处理好各方面的矛盾。
  而到现在,林家彬还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对红光集团正处级以上进行实质性的调整。公司高层、各m.dgLhTOYoTA.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混在国企也逍遥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