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道德经讲义

第39节


相处,边界相邻,仅咫尺之远,但人民各相安于无事。人心质朴无华,共处于清静,同处于无为,互不相扰,和睦相处。无是非之争,共入于清静无为之境。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即“不以远徙为乐”之义。古人好静,民虽居两国之界,相去极近,甚至能闻见鸡犬之声,但却至老死不相往来。这在现代人看来,是极端不可思议之事。试想在上古时代,太平盛世,人人共享天乐,户户安居乐业,谁肯离开故乡,而奔波异国他乡?“老死不相往来”之意,并非古人无情无义,互相隔绝。而其真意是说,那时的人们都是“内养天真,而不外求”的有道者,人人皆处于无为自然之境。

    古人心性纯真,身虽不常来往走动,心却常处清静中,故能感而遂通,心息相依,德善交融。彼此心中无所不知,有事皆在无为中相帮。千人之心如同一心,百家如同一家,人与人之间亲密无比,无有彼此之分。这比之今人以后天私心交流,以身形的有为交往,孰近孰远?明白人自知。至于人身的往来与不往来,又有何妨?今之世人知显不知隐,不知“无为”为何物,故常曲解太上所言的真义。往往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当作固步自封,保守落后,贬而用之。这是极大的曲解。

    太上圣祖发出此言,一是伤今思古,每见当时世人已渐离无为之道,不得已而设此言,以唤醒人们远离世俗物尘,回归无为清静之境。二是想象梦游其间,以此句隐喻修真者的“闭关”、“出关”、“入关”之意。当修真者进入某一层次的转变阶段时,需要集中一段时间,谢绝尘世,闭关内守,潜修默炼,以提高修为层次。在闭关期间,要求紧闭六门,两耳不闻,双目不见;身不远徙,心不外驰;闭门谢客,与外界不相往来,以减少干扰。心身俱静,内修外炼,凝聚精华,使心性身命皆入佳境,得到一次新的升华。对修真证道而言,此即“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两句的真意。

    【本章说解】

    本章经旨,重在不远徙,不外求,不贪物,安于自然无为,享受自然无事的大自在之境。观想今之人心,以怀念古人淳朴之德。

    细悟此章经意,皆是太上想象设言,并非实有其事。老子处于周末晚期,时遇列国纷争,人心扰攘,道德滔滔然日流于下,而不可反归。故设想以太古之气象,复归以无为至治,以寄伤今思故之情。当时老祖身将隐西而去,骑青牛至函谷关,应关令尹喜恳求,而著《道德经》五千言,留传至今。经中极力描写了一个至纯至真,清静无为,世人不知的极乐精神世界,以此昭示天下,从中体悟自然大道。并以此言寄托后世:身虽处红尘浊海之中,心要远离世俗尘嚣缠扰,脱离浊尘苦海,入于道德之乡,居于清静净土,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造福国家民族的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之人。若不如此,则是自坠(zhui)苦海,自陷茫茫人欲歧途,一生在不平不静中挣扎,何时是个尽头?

    太上在本章假设立意了一个理想社会。在当今现实中,修真者的外环境条件,已与几千年前大不相同,不能入于丛林山野,也不能独立于尘世之外,而是要在入世中求出世,在火中去载莲,在尘中学脱尘,在逆流中行舟,在磨难中炼己。此乃时代的不同,时空条件的转换,故修真者的修证方式,与古时亦有不同。但就其所要达到的“无为自然”之境而言,则是殊途而同归,并无差异。而且是标准更高,要求更严,功夫更硬。

    本章中亦有许多虚拟之言。苏辙在(《老子本义》引)中说:“老子生于衰周,文胜俗弊,将以无为救之,故于书之将终,言其所志,愿得小国寡民以试焉,而不可得耳。内足则外无所慕,故以其所有为美,以其所处为乐,而不复求也。”要恢复“小国寡民”、“结绳记事“式的原始道治社会,既不可能,也不必要。而“内足则外无所慕”的精神境界,对于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养生健身而言,却有着极为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社会总是在不断前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都在不断发展。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等文明,人类的道德水平,无私无欲的精神境界,以至于修真养生,健康长寿,都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它是国家民族的脊梁,是做人的准则,是改造世界观、重新塑造灵性的本源,天下太平之根本。故读经要尽意,不可仅陷于文字表象,而偏离了经意的精髓。

    不积章第八十一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信”者,诚实也。“信言不美”,是说凡是诚实之言,都是质朴无华,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行一致。说到做到者,此谓之“信言”。凡是信言,句句真实,句句质朴,没有虚伪粉饰,没有投其所好,没有奸巧诡诈,而且都是真诚一片,所谓“忠言逆耳”即是。“信言”世人多不爱听,故M.DglhtOyOta.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道德经讲义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