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爷在清穿文里割韭菜

分卷(166)


朝贺,这件事情, 每年都是太子负责的。
  只不过今年
  今年有些不同寻常, 因为索额图和明珠的事情,康熙对太子和大爷的喜爱, 好像大不如从前,所以今年蒙古王和台吉来京城的事情,没有顺理成章的交给太子,这件事情康熙还没发话。
  如此一来, 很多皇子都在挣着抢着这个名额,削尖了脑袋想要负责蒙古王和台吉入京朝贺的事情。
  一来可以彰显自己的能力,二来也可以多多结交,为以后做铺垫,的确是好事儿。
  云禩对这个事儿就没兴趣, 每年的元旦朝贺,那是大事儿,需要隆重,又不能铺张浪费,这个度数要处理好,吃点奶枣不香吗?吃点辣条大面筋不好吗?非要跑去做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云禩可不愿意去。
  别人是削尖脑袋,云禩是唯恐避之不及。
  这日里云禩还没从宫中出来,便听到有急匆匆的脚步声,这里可是紫禁城之内,讲究的都是规矩,谁能这般急匆匆没规没据的走路?
  云禩回头一看,就看到一队人往这边来了,行色匆匆,打头里是个眼熟的太医,很快走了过去。
  云禩奇怪的道:太医这么匆忙?这是给谁请脉去?
  太子胤礽道:八弟你还不知道?
  怎么的?云禩更是奇怪。
  痘症啊!太子胤礽道:今岁京城出了很多痘症,比往年都多,如今快到年关了,没想到痘症又多了起来。
  痘症?
  对于清朝来说,痘症并不陌生,而且谈痘变色,那自然是天花。
  天花这种病已经远离现代人,所以很多现代人只是听说过天花,但是对天花并不了解。
  清朝是天花大流行的时期,因为以前流传着满人不得天花的说法,所以满人入关以前,根本没有防治天花的手段和经验,入关之后,天花大爆发,以至于清廷束手无措,措手不及,几乎吓了一个魂飞魄散。
  当时天花十分严重,严重到一谈起天花,人人变色。清廷早些年,一旦天花爆发,但凡是没有出过痘,也就是有可能患上天花的,全都要被带离北京城。
  富贵人家还好,离开北京城起码能打典打典,但是穷苦人家就不一样了,被带离北京城,根本没有活路,可以说是妻离子散,一家子就这样散了,有很多体弱的人,甚至被扔在半路上,任其自生自灭。
  而且这天花不分庶民和还是贵胄,一旦染病,致死率非常高,几乎都逃不过。
  太子胤礽道:最近天花又多了起来,马上蒙古王和台吉还要入京了,本宫听皇阿玛说,马上就要颁旨,但凡是没有出过痘的蒙古王和台吉,都不要入京来朝贺,赶着明年消停了,再一起入京。
  看来这次天花应该很严重。
  其实在康熙年间,已经开始推行天花防治了。说起来天花防治,其实就和打疫苗差不多,但是没有打疫苗那么安全,还是有很高的致死率。
  就是用天花患者的结痂,磨成粉末,加以调和,然后给没有得过天花之人种痘,让种痘之人患上轻度症状的天花,如此一来,加以照顾,等病症过去,自身留下抗体,便不会再得天花。
  这样的手段防止天花,风险非常大,但是当时谁也没有法子,这已然是最高明的防痘手段,所以康熙便命令在自己的皇子身上种痘,来防止天花。
  宫中的皇子大抵都种过痘,因着云禩是外来人,所以他是不清楚的,听旁人是这么讲的,按理来说都有自身抗体,但问题就在于,这样的种痘不一定百分百管用。
  所以但凡是没有得过天花的人,还是谈痘变色。
  尤其这样的防痘举措推行起来非常麻烦,就说是京城,北京城里没有条件防痘的,还有不想冒着九死一生风险防痘的,大有人在。
  太子道:马上要过年了,今岁的痘症这么多,太医正在发药呢,各个宫都要走一圈儿。
  四爷难得消停下来,因着四爷不闹别扭了,跟着四爷实习的老九也踏实下来,他的实习难度从地狱级,变成了普通级别,登时狠狠松了一口气。
  今日难得清闲,老九便提议去庆丰楼坐一坐,喝喝茶,吃点点心。
  老十道:九哥你没有出过痘,最近京城不太平,还是不要乱跑了。
  老九道:嗨,这有甚么的?小心一些不就是了,没事儿的。
  众人准备去庆丰楼,难得近日四爷也赏光,大家便一起往庆丰楼而去,他们刚刚坐定下来,凳子还没热乎呢,九爷刚喊着:堂倌,我
  他的话音未落,便听到嗬的抽气声。M.dGlHToyoTA.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八爷在清穿文里割韭菜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