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的人可就多去了,有天我在宛城街上看到一个人,怎么看怎么像我呢。我让车夫一路跟着他走,嘿,越看是越像呀,音容笑貌,言语举止,无一丝儿不像,若不是让人查出来他姓啥名谁,家住何处,我真还以为活见鬼了呢!” “不仅仅是相貌,”王叔接道,“还有一个物证!” “什么物证?” “她脖子上的那条链子。” “咦,那链子怎么了?”子启应道,“宫里多去了。” “如果阿叔没有猜错的话,链子下面当是连着半块玉佩!” “咦,为什么会是半块?” “因为,另外半块,就在阿叔这儿!” “这……”子启奇道,“王叔既已认出,让她掏出来验一下不就得了?” “唉,”王叔长叹一声,“王叔没有那个勇气啊。再说,你王婶还在身边呢!过去的事儿,她不知道是最好!”转对子启,“贤侄,王叔托你个事儿,派个合适的人去趟巫咸山盐泉,查一下眼前这个祭司的来历。” “好咧!” 后半夜了。 屈平草舍里,白云坐在几案前的灯影下。 几案上,放着王叔捐赠的陶壶。 灯油将尽,摇摇欲灭。 一个模糊的身影向她走来。那身影渐渐走近,英俊潇洒,像极了年轻时代的纪陵君,但他的面部一片模糊。 一阵脚步声传进来。 脚步很轻,但在这夜的静谧里,声声如锤。 是屈平,穿着睡衣,前往茅房。 从茅房回来,屈平迟疑一下,拐过来。 “阿妹?”屈平走进来,站在她前面,盯住她。 白云似是没有听见。 屈平瞄一眼她一直捧在手中的玉佩:“在想那半块玉佩吗?” “想人。” “哟嗬!”屈平夸张地坐下来,“睹物思人哪!是想戴着那另外半块佩的人吗?” “想王叔!” “说起王叔来,阿哥也是奇呢。”屈平盯住她,“你们之前见过面吗?”脑门一拍,“哦,对,见过了,是那日行神谕的事,王叔在场,就坐在大王身边。” “不是那日。” 屈平怔了:“不是那日,又是哪日?” “梦里。” “几时梦的?” “很久很久以前。” “是王叔吗?” “不知道,”白云泪水饱盈,“我看不清他的脸!” “你看清了呀!”屈平急了,“你那样看他,距离又是那样近!” “是梦中。”白云喃声,“他一次次地走近我,可我怎么也看不清他的脸!” “既然看不清,你为何一见王叔就……”屈平顿住。 “我不知道。”白云泪水出来,“我……真的不知道,他……他那样看我,他的眼神,他的头形,还有……他的背影……”哽咽。 屈平伸手,从她手中取下玉佩,放在案上,轻轻握住它。 屈平走后,王叔夫妇与子启、秋果就留在章华台里休闲,白天或垂钓于泽边,或狩猎于苑林,晚上就与宫人逗乐,算是给子启压惊。 第三日上,彭君、射皋君驰至。 “秦人回话了!”射皋君喘息未定,指一下彭君,“是我与彭哥一起谈的!” “咋说?”子启急道。 “说得不错,给出两个解方,一是退钱,若在三十日内全额退款,不收利金,三十日后,按天收取息金。” “其二呢?”子启问。 “用货抵扣。” “啥货?” “巴盐。” “巴盐?”子启笑了,“盐又不能当饭吃,他们已有两眼盐泉,足够吃了,还要这么多盐做啥?” “我说了这事儿,车卫秦说,要巴盐也是没办法呀。他们查阅王禁,凡是贵重的货物皆在受禁之列,不贵重的也没办法抵扣,因为金额实在太大了,选来选去,只有巴盐。” “是张仪提出拿巴盐还吗?”王叔问道。 “是哩。”射皋君点头,“事儿出来后,秦国闹翻了,都在抱怨张大人,说是他挑起这桩事儿的。纵使张大人那条长舌头也是解说不清,被逼无奈,张大人只好立下保书,若是讨不回来这些钱,他拿命顶。唉,没想到这事儿,竟把张大人逼到绝路上了。” “可盐又不是钱哪?”子启挠头皮。 “这个张大人有主意,”射皋君笑了,“听车卫秦说,张大人的盘算是,盐到手后,他组织专人贩往西戎。西戎地盘大,盐是缺物。” “西戎哪有那么多的金子?” “拿盐换马,再拿马换金子,来偿还贵族们的这笔钱!” “啧啧,”子启服气了,竖起拇指,“这人真是个鬼精,主意这么多!要是全都用在生意上,岂不是把天下的钱都赚完了?” 众人皆笑起来,对拿盐巴抵债不再疑虑。 “怎么个抵法?”王叔问道。 “彭哥,你说。”射皋君看向彭君。 “车卫秦提议按现价折算,我没同意。若按现价,咱就亏大了。” “咦?”子启纳闷,“咋个亏大了?” “犁头咱实际收的是三倍价,”彭君扳指头算道,“也就是一个犁头十又五铢,可实际上,犁头才值五铢。按一个犁头换五斤盐算,秦人买的一个犁头当换十五斤盐,岂不是亏大了?” 彭君这么一扳,把大家全都扳晕乎了。 M.dgLHtoYoTa.CoM